今年是“强基计划”实施的第四年。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超25所高校公布了2023年的“强基计划”招生简章。相比于去年,今年的“强基计划”在招生专业上有哪些不同?有哪些“新面孔”被纳入“强基计划”中?考核方式是否存在变化?
记者梳理发现,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等理工类基础学科仍是“强基计划”的主流学科,大部分高校着重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以及自身专业能力,体育测试是否合格依旧决定着考生是否有参加复试的资格。
理工类基础学科占“大头”
2020年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据统计,“强基计划”实施3年来,共录取新生1.8万余人,试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强基计划”选拔了一批对基础学科研究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优秀学生。
近年来,“强基计划”以理工类基础学科为主。根据公开资料统计,理工类学科方面,数学与应用数学是高校开设最多的专业,其次是物理学与化学,而后是生物科学、工程力学、基础医学。文史类学科仅涉及历史学、哲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从整体看,今年在学科分布上与去年保持一致,以理工类基础学科为主。
据了解,“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因此,一些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学科出现在了部分高校的“强基计划”中。有部分高校根据实际情况,顺应科学发展趋势,并结合自身特色,注重跨学科融合,开设了新的招生专业,并对培养相应领域的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强基计划”中开放“飞行器动力工程学”专业,在招生简章中强调着重培养考生“力学与信息、材料、制造的多学科交叉的能力”,以国家战略发展方向为依据,塑造“具有原始创新精神、技术突破能力的前沿拔尖创新人才”。
考核方式注重考生综合能力与体质健康
与去年相比,“强基计划”高校考核测试方案基本一致。在已公布今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的高校中,大多数高校依旧采用“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折算成百分制)×85%+校考成绩(百分制)×15%”的方案计算综合成绩。
针对入围考核办法,各高校规定不一,但大多依据高考成绩,按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的4-6倍确定入围考核考生名单和入围专业并公示入围标准(末位同分考生全部入围)。
此外,多数学校对考生的高考成绩提出要求。比如,中南大学要求考生“高考成绩须达到所在省份同科类第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天津大学在此基础上,要求“高考成绩还须达到生源所在省(区、市)高考满分的75%”。
对于在相关领域具有突出表现,即高中阶段取得过奥赛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奖项的高素质考生,大多高校给予了一定的宽松政策。例如,兰州大学在招生简章中便说明,这类考生达到本科一批控制线便可入围校考,鼓励高素质人才加入“强基计划”。
部分高校的校考成绩由两部分组成:“笔试+面试”,视各高校情况,选择更侧重于笔试还是面试,与去年保持一致。比如中山大学在招生简章中注明,笔试成绩占校考成绩的30%,而面试成绩占70%,倾向于看重面试成绩;中国人民大学则在招生简章中说明,笔试成绩占60%,面试成绩占40%,更侧重于笔试成绩;西北工业大学在招生简章中明确,面试成绩即为校考成绩,不再另行设置笔试考试。
此外,体育测试也被延续了下来。尽管所有入围校考的考生均需要参加体育测试,在具体项目设置上,高校依然拥有相当的自主权。不过,大多数学校仅要求考生体育测试合格即可,不将体育测试成绩计入综合成绩,并接受因身体原因无法参加体育测试的考生的免考申请。
小班制教学,打通本硕博三阶段学术学习
根据已公布的招生简章,几乎所有高校均对“强基计划”的考生给予一定的资源倾斜。比如,武汉大学在招生简章中明确表示,对“强基计划”录取入校的学生实行“单独编班”,为每名“强基计划”录取的考生建立人才成长档案,跟踪培养发展情况,安排知名教授“一对一”指导学生的学习及科研活动,并“通盘考虑本、硕、博阶段的学习和科研,推进科教协同育人”,与去年的招生简章保持一致。
电子科技大学“强基计划”的学生入学后,可通过学院组织的跨学院科研大团队论坛,在全校范围内选择国家级人才师资作为自己的学业、科研导师,在大师指导下制订学业规划,参与导师所在团队的科研训练;可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选择相应专业方向的项目式课程,开展贯穿本科4年、覆盖专业核心课程的科研实践训练。“强基计划”采取课程首席教授小班研讨式教学,实施本、硕、博衔接的精英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退出机制,各高校有不同的规定。有高校明确规定参加“强基计划”的考生不能转专业,也有学校会定期对“强基计划”内的学生进行考核,加强流动性,以保证“强基计划”内学生的质量。
比如,厦门大学在今年的招生简章中对此项规定加以详细阐释,规定考生入学后“原则上不转专业,原则上不修读辅修专业”,并且“退出‘强基计划’的学生不再转专业,亦不再具有申请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
实习生 王浩昆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叶雨婷 来源:中国青年报
少年反杀1人被判10年 | 秦纲最新消息是真的吗还是假的 |
lol蛮王符文 |
中国老太奶BBW性姣 | 湘湘人体 |
19岁最强RAPPER老狼 |
年轻人看B站的主播 | 3D走势图带连线专业版使用方法 |
火辣辣中文网 |
老牛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官方 | 欧美mtv |
帐篷里面的秘密未裁剪 |
国外s63coupe视频 | 幸福宝8008导航隐藏入口官网 |
MIPHONE |
最近2019中文字幕一页二页 | 希露薇の胶沛计划安卓直装版 |
696969大但人文艺术价值 |
杨紫421事件是什么 | 高清录播系统 |
宵宫 |
zooskoolknotty人与牛 | 不良之谁与争锋 |
日本一卡二卡三卡四卡无卡免费网站 |
夜里一个人看B站软件 | 7788免费看电视剧大全 |
h尤娜 |
辽宁卫视节目预告 | 鲤鱼乡 流出来了 合不上 |
火影忍者6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