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祺瑶 实习记者 何蕊
开学临近,不少家庭里正在上演“补作业大战”。记者调查发现,阅读、体育、实践等一些主打“自由式”的作业,学生做起来并不轻松,只能家长上手帮忙。有家长说,作业减负被打了折扣。对此,专家表示,学校和老师设计作业不能本末倒置,无形中给学生增加负担。
一个寒假要读十几本书
“一年级的孩子,一个假期怎么能读完十几本书?”马女士的儿子刚上小学,这个寒假,她收到了语文老师开出的必读书单,要求写读后感,“十几本书,每本都和课本差不多厚,一年级的孩子也没掌握多少汉字,还要我和他爸带着读。”整个寒假,一家人连出门旅游都得带上课外书,马女士还要帮着孩子补读后感。“过个寒假,家长和孩子都累。”她说,孩子只能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读书,感受不到阅读的乐趣,“孩子完不成的读后感,我们写好他照着写,也不会对他的写作有什么帮助。”
“上学时最烦的就是写读后感,没想到当了父母还是躲不过。”郭先生的儿子今年上四年级,他也有类似的烦恼,“学校布置寒假作业挺用心,还设计了好看的阅读卡,让孩子用手抄报的形式写不少于5本书的读后感。可是孩子没什么耐心,最后还是我来忙活。”记者采访了十余名中小学生家长,各类“花哨”的读后感被吐槽得最多。
体育要做手抄报
有不少学校列出了寒假运动项目清单,要求学生在假期时坚持体育锻炼。陈先生是一名三年级学生的家长,令他感到不解的是,这次孩子的体育作业还增加了“笔头”内容——做一张手抄报,介绍一项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
“学校让每天运动打卡,我们都特别支持,但是体育也做手抄报,我不能理解。”陈先生说,孩子不知道怎么做,就把这难题推给了家长,“现在都要给作业减负,这作业表面上看起来就是在‘玩’,但是做起来也不轻松。”
专家:给学生更多选择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薛海平认为,越来越“花哨”的假期作业,是学校和老师在“双减”政策出台后,对作业进行的改革尝试——随着教育理念的变化,作业不再局限于书面,有更多综合实践的内容,“但是在留作业时也不能本末倒置,无形中给学生增加了负担。”
学生和家长为何频频喊累?薛海平说,假期作业的作用,除了巩固复习已学知识点,更多的是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因此,老师应该考虑到不同年龄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注意个体的兴趣和差异,在作业中给学生更多选择,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帮助学生平衡假期中的生活和学习。
“比如不少学校在寒假作业中要求学生体验新春民俗文化,学生就可以通过参观博物馆、逛庙会、旅行等多种方式完成。”他补充,学校要求的作业呈现形式也不应局限于手抄报,还有绘画、拍视频、讲故事等多种形式,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作业,作业将不再成为“负担”。
龙之谷弓箭手武器 | 中国移动网上营业厅话费查询清单 |
女朋友特别闷骚很吸引别人 |
性自动插拔机自动取 | 快拨出我是你老师最火的一句 |
psp战神1图文攻略 |
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品在哪买 | 双男主 被主人罚戴猫咪尾巴 |
官方通报网传核酸聚集致踩踏 |
成人动漫bt种子 | 杨幂惊人腹肌照引热议 |
我的青梅竹马是消防员 |
vps云服务器 | 五月婷婷开心网 |
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 |
龙之谷安装不了 | 暖暖 中文 免费 日本 |
喜爱夜蒲bt |
在线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甘雨大战史莱姆视频动画免费观看 |
樱花官方正版官网 |
榴莲app | 恶人想要抢救一下漫画 |
仙剑5剧情 |
搜了老司机会回来感谢我贴吧 | 联想a780论坛 |
暴风城监狱掉落 |
是美男啊日版歌曲 | 幸运游戏王 |
中俄免签政策最新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