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初的日均1亿单,增长到2.5亿单——短短半年,以外卖为代表的整个即时零售市场总量直接翻倍。
7月12日,美团宣布日均单量已达1.5亿。7月28日,淘宝闪购和饿了么联合宣布,不含自提和“0元购”情况下,连续两个周末日订单超过9000万。稍早前的6月1日,京东宣布日单量突破2500万单,此后未再公布新的订单数。
“爆单”背后,商家、骑手、消费者和平台各方,都在为外卖大战的“内卷式”竞争付出代价。最近三个月,监管多次下场,但“0元购”等“恶性补贴”现象仍然频出。不过,7月以来,京东外卖的响应较为低调。
“做这事没意义,声量再大都没意义。”7月29日,北京亦庄京东总部,京东集团SEC副主席、京东集团CEO许冉在接受《中国企业家》独家专访时强调。过程中,她首度就“外卖大战”“恶意补贴”和京东的角色明确表态,并详细复盘了京东布局外卖的初衷与决策过程。
许冉指出,7月以来的外卖市场存在泡沫,“恶性补贴”既没有模式创新,也不产生增量价值,还对商家产生了非常大的困扰,对行业也是一个扰乱价格体系的动作,所以最终会是一个多输局面。“我们不会参与,这个非常明确。”她说。
当然,对手并不会认同许冉的观点,在这场战斗之初,京东就被冠以“道德绑架对手”的嫌疑。还有观点称,京东入局外卖和即时零售,主要是为了反制美团——有数据显示,美团“闪购”已渗透3C、家电等京东核心品类,日订单达1800万单。不过许冉指出,目前闪购平台带电品类主要集中在数据线等临时需求和低值产品,相比京东,闪购在3C家电领域的GMV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我们尽可能让大家理解我们的初衷,可能有人会从道德角度理解,但我们真的没想用这个事去绑架别人。”许冉说,如果战略方向想清楚了,那就去干,“时间可以证明一切”。她举了给快递小哥交“五险一金”的例子,从2007年京东自建物流以来,京东就是行业内唯一一家与所有快递小哥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五险一金”的公司,“18年来,京东为员工缴纳的‘五险一金’已超过1000亿元。给一线员工签署正式的劳动合同,并缴‘五险一金’早已是京东的传统。”
这是许冉上任京东CEO两年多以来,首次接受媒体独家访谈。
许冉2018年加入京东,2020年6月起担任京东CFO,2023年5月升任京东CEO。她坦陈,做业务会面对更瞬息万变的环境,做CEO最主要的一点,不在于你自己有多能干,而是“你怎么能够推着大家一起,朝一个方向使劲儿,并在短时间内迅速打出一个胜仗”。
过去三年,随着创始人刘强东坐镇一线,京东向外突破的同时,内部组织架构也作出了重大调整——以“Big Boss”为中心,京东“压扁”了组织层级,许冉希望让更基层、更年轻的员工拥有更大的决策力,让团队尽可能小而闭环,灵活应对市场。
接下来的访谈中,除了外卖大战,也探讨了京东在一系列频繁动作背后“到底想做什么”。
以下为《中国企业家》对许冉的独家专访实录(有删减):
谈“补贴”:“京东不会参与恶性内卷”
《中国企业家》:7月以来,和对手相比,京东外卖的补贴动作和发声较少。京东不敢投入了吗?
许冉:因为做这事没意义,声量再大都没意义。一些平台拿到1.5亿单也好,1.2亿单也好,大家都知道,这就是一个泡沫,是“内卷式”的恶性竞争,也是非理性的不正当竞争。
这轮补贴大战,相信各方已有共识:既没有模式创新,也不产生增量价值,本质上仍然是以打压对手为目的的价格战,已经造成商家、骑手、消费者和餐饮行业多输局面。
比如,短期订单量激增甚至增加了商家的成本,让商家陷入两难境地,所以我不支持这种做法。
我们也没有参与7月份以来的“恶性补贴”。
历史上从来没有一场低质低价的竞争能给行业带来长期价值。京东虽然是外卖行业主要平台之一,但并未参与,我们不做没有长期价值的事。我们的补贴力度是平稳的,没有参与冲单行为,补贴策略也更精准,希望把钱投在用户真正有需求的品类上。
《中国企业家》:对平台来说,补贴可能是一个两难选择。因为大家都在投入,京东还是后来者,需要更多用户。你说要抵制“恶性内卷”,所谓的恶性和良性都是形容词,边界在哪儿?
许冉:“0元购”等“恶性内卷”扰乱了正常的市场价格体系,违背了基本市场规律,违背了反内卷要求,也违反了刚刚完成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我们不会参与这种恶性内卷,这个非常明确。
《中国企业家》:京东外卖此前宣布日单量已突破2500万,但后来美团闪购称日单量最高达1.5亿,阿里“淘宝闪购”也达9000万单。这种格局下,京东能算站稳脚跟吗?
许冉:短期看,市场存在泡沫,一些需求并不真实存在,而是恶性补贴带来的。
这种行为不可持续,一方面公司必须要持续为用户创造真正的价值,另一方面没有哪家公司能长期维持“0元购”的模式。等到补贴消失,订单数会迅速降下来。所以,我们觉得做这个事没有意义,我们追求的还是长期价值。
从长期看,外卖就像我们零售业务的一条腿,我们会持续做下去,我们不争朝夕。从做外卖第一天,京东就很清楚为什么要进入这个行业。
京东做品质外卖是认真的,一两个月的得失并没那么重要,我们也不会关注竞争对手的细微动作。正好借这个机会,我们把系统能力打造一下,本来我们这个季度就要上线很多新功能,我们的精力现在全都投入在研发和能力建设上了。
谈“反制美团”:“不关注对手,我们看到行业痛点在放大”
《中国企业家》:有数据称,美团闪购已渗透3C、家电等京东核心品类,日订单达1800万单。京东下场做外卖,是忌惮美团的边界扩张吗?
许冉:3C家电不仅要看单量,更要看GMV。媒体已有报道,目前闪购平台带电品类主要集中在数据线等临时需求和低值产品,相比京东,闪购在3C家电领域的GMV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今年以来,京东在带电品类上的优势还在进一步扩大,我们并不关心美团闪购扩张会对京东有多少影响。
事实上,我们做业务时,更多还是看业务本身发展的规划。你说我们关注竞争对手吗?关注,但不会那么关注。如果说“你出这招,我就出这招”,就会陷入战略上的被动。
京东做即时零售已经好多年了,连续多年来,京东也都把“即时零售”列为“必赢之战”,我们需要一个重大突破口,让这个业务真正脱颖而出。这些年我们也一直在探讨这一“必赢之战”的破局路径。
随着我们调研的深入,我们发现,外卖行业的痛点非常明显。对京东而言,这是一个机会。因为如果说这个行业本来已经充分竞争,没有垄断,形成一个骑手、商家、用户、行业共赢的生态,这时候我们再杀进来就没什么机会了。
而真实情况是,我们看到外卖行业的痛点不仅多年来没有解决,还在被放大,京东选择入局外卖,出发点在于解决行业痛点,而不是为了去“反制”谁。
《中国企业家》:美团闪购强调“30分钟送达”,但京东目前的优势似乎依然侧重于传统的货架电商?
许冉:首先,我们认为即时零售是各类消费场景的一种补充,完全不是对整个零售行业的颠覆。在整个社零盘子中,即时零售还是一个相对比较小的市场。
从成本上看,即时零售30分钟送达,意味着这个商品一定要离用户非常近。你想象一下,在核心城市地区,无论是仓还是店,其仓储成本、运营成本都要远远高于京东。此外,还要增加“最后三公里”的配送成本;如果一个平台只是在传统线下门店之上嫁接一个运力平台,其房租、水电、人力等成本必然会体现在价格上,在商品成本上并无优势,传导到消费端,价格也必然高于京东。今天,用户感知不明显,可能只是因为这些在售商品的客单价相对较低,或是短期内的营销动作。
在商品供给上,集中在中心城区的闪购本身SKU(Stock Keeping Unit,最小存货单位)就有限,而且商品
www.撸撸.com | 主页 - 暗网TV |
麻豆app视频 |
无人区电影下载 | 哑巴新娘 |
诛仙1 |
17C.一起草 | 三年高清在线观看 |
TAPTAP下装 |
色戒98.ne t直播 | 色网下载 |
应召男菩萨 |
日批软件免费下载安装 | 中指进入一半膜会破吗 |
麻豆传媒1 |
西游降魔篇 | 日本人叼嘿下载 |
成人软件免费下载 |
香蕉软件在线下载 | 同城直播 |
在线漫画cc |
香港新版金银瓶1-5哪里可以看 | 水仙直播app下载 |
抖阴下载app免费 |
名模直播 | 花椒直播 |
搜索有红包 |
爱豆传媒 | 长日光阴 |
若你安好便是晴天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